我們習慣亞洲菜,對峇里島的飲食可說是一拍即合。他們使用乾淨的葉子作為容器,盛上色彩繽紛、香料濃郁的食物:醃菜、炸雞、炸蔬菜、薑黃飯……五顏六色,光看就讓人食指大動。
我們尤其喜歡一道叫 Nasi Campur 的料理,是受荷蘭殖民影響發展出來的混合餐,有點像韓式小菜,每道菜都來一點,再搭配米飯,一次就能嚐到多種滋味。餐廳菜單中有很多蔬菜選項,對我來說簡直是天堂。不像日本食物雖好吃,但蔬菜太少;峇里島連看似普通的燙青菜都處理得精緻美味,淋上特製花生醬的脆嫩蔬菜,每一口都層次豐富、滋味無窮。這道菜有個可愛的名字叫 Gado-Gado,是常見的庶民料理。
可惜的是,我不太喜歡峇里島的甜點。我試過幾次餐館的甜湯類甜點,發現他們的甜味偏重,配料甜膩,湯又濃稠,再加上椰奶,讓整體味道變得混濁。這大概是我在烏布唯一感受到「悶濕」的時刻。所以飯後我們幾乎不吃甜點,改為來一盤新鮮水果,或最簡單的一杯 lemon tea——清爽的紅茶加上幾片檸檬,或直接來一顆沁涼椰子,都是最消暑解膩的良方。
旅程中我們也試了幾間高級餐廳,但大多不如預期。主廚們似乎想模仿西式料理,打造高級餐酒館的氛圍,卻沒能掌握精髓,反而不如本地的傳統料理來得可口。
我想,擁抱自己的本質、接受並發揚傳統的文化與信仰,反而更能呈現出動人的樣貌。而那些看似難以改善的缺點,例如因為無法容納大量觀光人潮而導致的山路交通混亂,也會因為理解其背景與限制,而變得能夠包容。
這趟旅程,我看見了烏布的本質,也讓我深深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