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3

不吃甜點的烏布午後

烏布位於峇里島北部地區,地勢較高,氣候涼爽舒適。早上陽光出來時會有些熱,但也不至於讓人融化。下午一兩點過後便開始轉涼,入夜有時甚至需要披件外套。整天下來都不會有那種皮膚曬得火辣辣的感覺,溫暖的陽光配上沁涼微風,令人感到非常舒服。更神奇的是,這裡幾乎沒有蚊蟲,只看見螞蟻、蜘蛛、小壁虎等。我原本準備的防蚊液、蚊香都沒用上,反倒學起當地人,晚上坐在陽台乘涼,格外愜意。 



我們習慣亞洲菜,對峇里島的飲食可說是一拍即合。他們使用乾淨的葉子作為容器,盛上色彩繽紛、香料濃郁的食物:醃菜、炸雞、炸蔬菜、薑黃飯……五顏六色,光看就讓人食指大動。 



我們尤其喜歡一道叫 Nasi Campur 的料理,是受荷蘭殖民影響發展出來的混合餐,有點像韓式小菜,每道菜都來一點,再搭配米飯,一次就能嚐到多種滋味。餐廳菜單中有很多蔬菜選項,對我來說簡直是天堂。不像日本食物雖好吃,但蔬菜太少;峇里島連看似普通的燙青菜都處理得精緻美味,淋上特製花生醬的脆嫩蔬菜,每一口都層次豐富、滋味無窮。這道菜有個可愛的名字叫 Gado-Gado,是常見的庶民料理。 


可惜的是,我不太喜歡峇里島的甜點。我試過幾次餐館的甜湯類甜點,發現他們的甜味偏重,配料甜膩,湯又濃稠,再加上椰奶,讓整體味道變得混濁。這大概是我在烏布唯一感受到「悶濕」的時刻。所以飯後我們幾乎不吃甜點,改為來一盤新鮮水果,或最簡單的一杯 lemon tea——清爽的紅茶加上幾片檸檬,或直接來一顆沁涼椰子,都是最消暑解膩的良方。 

旅程中我們也試了幾間高級餐廳,但大多不如預期。主廚們似乎想模仿西式料理,打造高級餐酒館的氛圍,卻沒能掌握精髓,反而不如本地的傳統料理來得可口。


我想,擁抱自己的本質、接受並發揚傳統的文化與信仰,反而更能呈現出動人的樣貌。而那些看似難以改善的缺點,例如因為無法容納大量觀光人潮而導致的山路交通混亂,也會因為理解其背景與限制,而變得能夠包容。 

 這趟旅程,我看見了烏布的本質,也讓我深深著迷。

一座每天供奉花盒的小鎮——烏布

去峇里島玩回來了。 一開始只是覺得工作好累,想找個簡單的地方放空、無腦度假,沒想到峇里島這麼好玩,遠遠超出我的預期。
烏布是一個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地方。雖然梯田已經開放觀光,卻仍維護得很好。當地那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水利系統 Subak,自九世紀以來持續使用至今,它不只是農業灌溉系統,更是與水神廟信仰密切結合的一種文化實踐。我們決定走進梯田探險,沿著農民踩出來的小路一步步前行,沒想到腳下竟踏上一座橫跨深邃溪谷的橋樑,那瞬間驚險又美麗。
烏布皇宮周邊已然是最熱鬧的觀光區,但街區仍保有傳統建築的輪廓。居民社區入口處的窄門、門前的雕塑(有石獅子、石虎、或神的形象),都保留著峇里傳統文化的藝術精神。家家戶戶裡裡外外種滿綠色植物,鹿角蕨是基本配置,還有許多飽滿可愛的花朵,豐富而和諧,不過分爭奇鬥艷。 


在民宿的那幾天,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主人開始清掃庭院,手上拎著準備供奉的花盒,裡面擺放著不同顏色的花朵——據說代表不同的祝福,有些還會搭配食物或香菸。點燃一支線香,將花盒供在露天的平台或人行道邊,這樣的儀式,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烏布的人行道殘破不堪,機車常直接駛上人行道,導致地磚破碎卻也無人修繕。但奇妙的是,街道上乾淨得不可思議,沒見過垃圾,甚至沒有半隻蟑螂老鼠。我想,也許是居民每日供奉花盒時,順手清掃了周邊環境,日復一日地維持整潔,才讓這裡如此潔淨。


與南部的海灘區(如庫塔、金巴蘭)相比,我感覺烏布的居民仍保有純良質樸的個性。雖偶有過度推銷的小販,但幾乎不會出現種族歧視或差別待遇。我們的民宿主人非常熱情友善,雖然英文不太好,但總是努力想與我們交談。每天早上,他會為我們準備豐盛又好吃的早餐,出門前也會問我們今天要去哪裡,那種不生疏的親切感,令人難忘。我常看到他們一家人在庭院裡活動,小兒子光著屁股在外頭洗澡,就像回到了純樸可愛的古早時光。 

 我看見他們的信仰深深融入生活,影響著農業耕作、環境整潔、以及待人接物的態度。

不吃甜點的烏布午後

烏布位於峇里島北部地區,地勢較高,氣候涼爽舒適。早上陽光出來時會有些熱,但也不至於讓人融化。下午一兩點過後便開始轉涼,入夜有時甚至需要披件外套。整天下來都不會有那種皮膚曬得火辣辣的感覺,溫暖的陽光配上沁涼微風,令人感到非常舒服。更神奇的是,這裡幾乎沒有蚊蟲,只看見螞蟻、蜘蛛、小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