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受訪的時候被問到,「身為一個陶藝創作者,對於整體大環境有什麼想法,是否認為政府或教育可以做些什麼?」我回答得很簡短,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大環境很差,做什麼都勉勉強強,那麼何不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日子一樣要過,為何不過上你最想要的生活?
現在的年輕人,消極得很積極,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雖活得勉強,但死也死不了,所以就會去找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繼續活著的意義與目標。可能是錢,可能是名利,可能是自我實現。沒有好壞,你認定的就是真理,而沒有人有資格評論你的價值。
我們早就體認到,無法去挑動大環境的一根寒毛,或向政府或教育呼籲什麼。但我們並沒有放棄,我們試著在最小限度的影響範圍,從身體力行開始,去發揮影響力,去散發光芒,讓整個黑暗的世界,看見一點幽微的光亮,讓人知道:「喔,原來還有人在那裡。」然後牽引他:「也許我也可以試試看?」這樣一個提問,就是一個線頭,只要輕輕一拉或一陣風吹來,就會扯開整片天空。
2018-02-07
2017-07-17
百夜生
日落完成後,夜晚就真正地來了。
看似黑暗無光,卻在暗處生生不息。
夜晚前期,是群魔亂舞的,白晝的躁動尚在,吐息卻已慢慢緩膩。那時你開始覺察內心對於整日所發生的事的回馬槍,但你仍有力氣叫囂反抗,於是你還沒辦法走到震盪的中央。
夜晚中期,約莫半夜,漸漸沉寂下來,擁抱孤寂之後你就擁有了宇宙。以音樂做比方,是電音或後搖,你不需要人聲歌詞,你只需要旋律輕輕地抱著你搖晃,在羊水中載浮載沉,帶著你的小船來到湖心播種。
夜晚末期,接近黎明,所有的一切都歸於安寧,不論入睡與否,身體與心理都得到終極的休止,再也不願意出聲或傾聽。只待日出,圓滿重生。
看似黑暗無光,卻在暗處生生不息。
夜晚前期,是群魔亂舞的,白晝的躁動尚在,吐息卻已慢慢緩膩。那時你開始覺察內心對於整日所發生的事的回馬槍,但你仍有力氣叫囂反抗,於是你還沒辦法走到震盪的中央。
夜晚中期,約莫半夜,漸漸沉寂下來,擁抱孤寂之後你就擁有了宇宙。以音樂做比方,是電音或後搖,你不需要人聲歌詞,你只需要旋律輕輕地抱著你搖晃,在羊水中載浮載沉,帶著你的小船來到湖心播種。
夜晚末期,接近黎明,所有的一切都歸於安寧,不論入睡與否,身體與心理都得到終極的休止,再也不願意出聲或傾聽。只待日出,圓滿重生。
2017-02-12
2016-07-28
關於詩與抽象畫
最近讀詩,讀懂了一個道理。
詩是由我們最熟悉的文字組成,但他故意說不完整。
你認得那些字,卻不懂他的意思。
但是那些微小訊息量,結合過去經驗與體悟你的一輩子,
已經足夠你建構出想像的宇宙,然後你在你的宇宙探索飛翔。
無法解讀,
是指他人無法解讀你創建的宇宙,
而非你無法解讀詩。
這一切,如同抽象畫。
每一筆你都認得,但聚合的圖像,只有你自己看的見。
2015-06-22
台灣人,你並不高尚,也不要隨意覺得他人低下
出差北京2週,沒日沒夜沒假日地工作。因為工作是理貨,得時常到車程2小時的北京郊區倉庫。北京同事看我一個女生,都不准我一個人去倉庫,得他們跟著。所以我密切地和北京同事們朝夕相處,和他們合作無間,同時我也仔細觀察北京人的生活方式。
北京人該吃飯就吃飯
中午休息時間一到,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走!吃飯!」如果你拒絕,一開始不熟他們會說好吧那要記得去吃,熟了以後他們臉垮下來拽著你走,逼你去吃飯。「你現在不吃飯繼續工作,對你的工作進展多大?有差那麼1個小時嗎?你不吃飯,身體狀況不佳,頭腦不集中,你工作會有效率?更何況長期下來,身體會搞壞。」一位北京同事說,我聽著也是有道理。但是在台灣,大家會覺得工作告一段落再休息,然而工作通常沒有告一段落的時間,一旦錯過午休時間就沒機會吃飯了。而且有時候,其他人仍然在工作,你自己跑去吃飯,還得忍受別人怪罪的眼光。
北京人該下班就下班
6點一到,北京分公司唰一聲,所有北京同事都閃人。留下台灣同事,但也頂多加到7點。我不太清楚北京同事是否確實有把分內工作做完才離開,但是他們的態度是:公司才給我多少薪水,我一天上班8小時足以,6點之後是我私人時間,請勿打擾。而在台灣,6點一到大家摸摸摸,看誰先走,你絕對不當第一個。如果你準點走,同樣地,你得忍受別人怪罪的眼光。並且大家會對於加班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很能幹,彷彿你有能力、備受重用才會加班。
我在台灣工作不到2年,已經被台灣的工作環境所影響,對於自己工作量暴增,多少有點得意,覺得自己受到上司肯定,才會被賦予重任;對於自己常常加班,也是有點得意,覺得自己能幹,才常常被加工作,尤其是難搞的急件。溫水煮青蛙。我竟然對於這種病態的環境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混得很好。其實已經長了毒瘤而不自知,還成天捧著毒瘤如珍寶一般。
誰比較高尚?誰比較低下?
很久以前就聽說歐洲國家不加班,中午休息時間長,工時短、薪資高。我不以為然,我總覺得那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我身在亞洲,就是得遭受亞洲工時長、薪資低的就業環境。然而到了大陸,發現同樣身為儒家思想的大陸,思想竟然如此開放先進,他們比我們更懂得生活。我憤恨不平,為何擁有同樣歷史的我們,就業環境差這麼多?台商赴澳投資,開給澳洲人的薪水比台灣人高,因為台灣老闆知道台灣人就值那幾個錢,而且澳洲人加班有加班費,台灣人沒有。我試著和台灣同事討論我看見的北京衝擊,他們卻恥笑北京人就只知道吃飯,很沒水準。我在心裡冷笑,到底是誰比較高尚、誰比較低下?
北京人晨間新聞播報的除了有長江翻船事件外,也播報敘利亞戰爭、肯亞戰爭、美國政治新聞,我在酒店吃早餐,看著這些陌生的新聞,又是一個震撼教育:原來新聞該是長得這樣!北京同事閒暇時討論的話題是財富不均導致醫療分配不平等,以及黃牛猖獗等嚴肅的議題,並且連黑車師傅都能輕鬆參與這樣的話題討論。而在台灣,討論嚴肅議題會讓人覺得自己是高知識份子而得意不已,在北京這些議題就像是八卦新聞一般信手捻來、再平常不過。
台灣人最可悲的地方就是眼界過小,不知道世界很大,還在瞧不起大陸人、瞧不起東南亞國家。(延伸閱讀:如果泰國人問「台灣現在智慧型手機普遍嗎?」)自以為高尚,其實最落後、最低下、最隨意可憐他人歧視他人的,就是台灣人自己。「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曾經我也對於這句話感到驕傲,而現在,我給它一個問號。
我知道自己回台灣工作不出幾個月,又會被同化為以前那個沾沾自喜而不自知的台灣奴。所以在現在還清醒而痛苦著的當下,寫下這些心得。希望日後我再度麻痺時,能夠被這篇文章打醒。現在我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著自己再度被移植上這顆奴性的毒瘤。
北京人該吃飯就吃飯
中午休息時間一到,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走!吃飯!」如果你拒絕,一開始不熟他們會說好吧那要記得去吃,熟了以後他們臉垮下來拽著你走,逼你去吃飯。「你現在不吃飯繼續工作,對你的工作進展多大?有差那麼1個小時嗎?你不吃飯,身體狀況不佳,頭腦不集中,你工作會有效率?更何況長期下來,身體會搞壞。」一位北京同事說,我聽著也是有道理。但是在台灣,大家會覺得工作告一段落再休息,然而工作通常沒有告一段落的時間,一旦錯過午休時間就沒機會吃飯了。而且有時候,其他人仍然在工作,你自己跑去吃飯,還得忍受別人怪罪的眼光。
北京人該下班就下班
6點一到,北京分公司唰一聲,所有北京同事都閃人。留下台灣同事,但也頂多加到7點。我不太清楚北京同事是否確實有把分內工作做完才離開,但是他們的態度是:公司才給我多少薪水,我一天上班8小時足以,6點之後是我私人時間,請勿打擾。而在台灣,6點一到大家摸摸摸,看誰先走,你絕對不當第一個。如果你準點走,同樣地,你得忍受別人怪罪的眼光。並且大家會對於加班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很能幹,彷彿你有能力、備受重用才會加班。
我在台灣工作不到2年,已經被台灣的工作環境所影響,對於自己工作量暴增,多少有點得意,覺得自己受到上司肯定,才會被賦予重任;對於自己常常加班,也是有點得意,覺得自己能幹,才常常被加工作,尤其是難搞的急件。溫水煮青蛙。我竟然對於這種病態的環境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混得很好。其實已經長了毒瘤而不自知,還成天捧著毒瘤如珍寶一般。
誰比較高尚?誰比較低下?
很久以前就聽說歐洲國家不加班,中午休息時間長,工時短、薪資高。我不以為然,我總覺得那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我身在亞洲,就是得遭受亞洲工時長、薪資低的就業環境。然而到了大陸,發現同樣身為儒家思想的大陸,思想竟然如此開放先進,他們比我們更懂得生活。我憤恨不平,為何擁有同樣歷史的我們,就業環境差這麼多?台商赴澳投資,開給澳洲人的薪水比台灣人高,因為台灣老闆知道台灣人就值那幾個錢,而且澳洲人加班有加班費,台灣人沒有。我試著和台灣同事討論我看見的北京衝擊,他們卻恥笑北京人就只知道吃飯,很沒水準。我在心裡冷笑,到底是誰比較高尚、誰比較低下?
北京人晨間新聞播報的除了有長江翻船事件外,也播報敘利亞戰爭、肯亞戰爭、美國政治新聞,我在酒店吃早餐,看著這些陌生的新聞,又是一個震撼教育:原來新聞該是長得這樣!北京同事閒暇時討論的話題是財富不均導致醫療分配不平等,以及黃牛猖獗等嚴肅的議題,並且連黑車師傅都能輕鬆參與這樣的話題討論。而在台灣,討論嚴肅議題會讓人覺得自己是高知識份子而得意不已,在北京這些議題就像是八卦新聞一般信手捻來、再平常不過。
台灣人最可悲的地方就是眼界過小,不知道世界很大,還在瞧不起大陸人、瞧不起東南亞國家。(延伸閱讀:如果泰國人問「台灣現在智慧型手機普遍嗎?」)自以為高尚,其實最落後、最低下、最隨意可憐他人歧視他人的,就是台灣人自己。「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曾經我也對於這句話感到驕傲,而現在,我給它一個問號。
我知道自己回台灣工作不出幾個月,又會被同化為以前那個沾沾自喜而不自知的台灣奴。所以在現在還清醒而痛苦著的當下,寫下這些心得。希望日後我再度麻痺時,能夠被這篇文章打醒。現在我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著自己再度被移植上這顆奴性的毒瘤。
2015-05-04
關於27歲女人的想像
關於27歲女人的想像:
自信獨立,偶爾耍點脾氣,還是很任性。事業有小成,經常海外出差,飛來飛去的商務人士。工作認真充滿活力,私下玩樂放得開,經常參加同事聚會,朋友很多,但只對高中的姐妹們坦承。
身體成熟,性感迷人,像一朵盛開的花。懂得用點小心機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仍然容許單純地被騙,保有孩童般對世界信賴的眼神。有一個陪伴多年,看透自己的美與醜,並全然接受的伴侶。
是人生的階段,綻放得最盛的時刻。
原本還在感嘆自己即將27歲,一點也沒有想像中27歲女人的樣子;想不到我27歲的生日即將在海外出差渡過。原來安靜的願望最有力量,沈默著卻鏗鏘有力。漸漸地,自己就走向了想成為的樣子,一回頭才發現,原來這是我早已在心底種下的希望,不疑有他地執行,便實現了。
27歲的我,自恃著綻放,以一種驕傲的姿態,信賴著生命。
自信獨立,偶爾耍點脾氣,還是很任性。事業有小成,經常海外出差,飛來飛去的商務人士。工作認真充滿活力,私下玩樂放得開,經常參加同事聚會,朋友很多,但只對高中的姐妹們坦承。
身體成熟,性感迷人,像一朵盛開的花。懂得用點小心機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仍然容許單純地被騙,保有孩童般對世界信賴的眼神。有一個陪伴多年,看透自己的美與醜,並全然接受的伴侶。
是人生的階段,綻放得最盛的時刻。
原本還在感嘆自己即將27歲,一點也沒有想像中27歲女人的樣子;想不到我27歲的生日即將在海外出差渡過。原來安靜的願望最有力量,沈默著卻鏗鏘有力。漸漸地,自己就走向了想成為的樣子,一回頭才發現,原來這是我早已在心底種下的希望,不疑有他地執行,便實現了。
27歲的我,自恃著綻放,以一種驕傲的姿態,信賴著生命。
2015-03-20
意義?
年輕的時候,很容易去質疑每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質疑我做的工作對社會有什麼貢獻?我每天花8小時以上做的事到底有什麼意義?質疑我花3年念的研究所有什麼意義?非得做出點什麼成果來才算沒有白活。然後因為想不出所以然而覺得沒有意義,失去價值。
按耐住離開的心情,因為知道自己不論去哪,都會有同樣的質疑。過一陣子後,這些浮動的不安念頭自然消失了。
並不是因為麻痺,而是因為成熟了,了解很多事情的意義不是當下就能明白。在還沒做到一定水準與程度之前,不再大聲嚷嚷著「有什麼意義?」,而是謙虛地認真做好眼下每一份事。就像高中數學老師說的:「數學之所以沒用,是由於你懂得太少。」
年少輕狂,狂妄地大聲質問意義;
才明白,謙虛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是人生的意義。
按耐住離開的心情,因為知道自己不論去哪,都會有同樣的質疑。過一陣子後,這些浮動的不安念頭自然消失了。
並不是因為麻痺,而是因為成熟了,了解很多事情的意義不是當下就能明白。在還沒做到一定水準與程度之前,不再大聲嚷嚷著「有什麼意義?」,而是謙虛地認真做好眼下每一份事。就像高中數學老師說的:「數學之所以沒用,是由於你懂得太少。」
年少輕狂,狂妄地大聲質問意義;
才明白,謙虛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是人生的意義。
2014-04-16
人類是唯一有能力保護其他物種的生物
人類是唯一有能力保護其他物種的生物,那是上天給予的禮物與使命。
但人類總為了自己的利益與舒適,用我們得天獨厚的智慧,對付和諧無辜的自然,殘害並犧牲其他物種及環境,帶來難以彌補的毀滅與消逝,卻沾沾自喜地說這是時代的進步。唯一有能力保護其他物種的人類,利用這天賦,高傲地制定標準,大肆破壞與其他物與靈共享的世界。
我想神一定很後悔相信了人類,給予我們這個禮物。
但人類總為了自己的利益與舒適,用我們得天獨厚的智慧,對付和諧無辜的自然,殘害並犧牲其他物種及環境,帶來難以彌補的毀滅與消逝,卻沾沾自喜地說這是時代的進步。唯一有能力保護其他物種的人類,利用這天賦,高傲地制定標準,大肆破壞與其他物與靈共享的世界。
我想神一定很後悔相信了人類,給予我們這個禮物。
2014-02-12
關於真理的一點小心得
我們努力地去說服別人相信我們所相信的,
大聲爭辯關於理想與未來的對錯,
在所謂越辯越明的真理中找到自己的立場,
好像不這麼掙扎批判就不算活在當下。
但是直到我們安靜了、歇止了,
無語對視,才體會到,
這就是真相,這就是真愛。
大聲爭辯關於理想與未來的對錯,
在所謂越辯越明的真理中找到自己的立場,
好像不這麼掙扎批判就不算活在當下。
但是直到我們安靜了、歇止了,
無語對視,才體會到,
這就是真相,這就是真愛。
2013-12-15
一些對設計生態的疑問
在我的公司,設計的製作流程是這樣的:業務先和客戶接洽,確定成交後,便交到我的手上製作附加的製物。有時候設計稿沒有給客戶看過,業務就會先打槍,說這樣不好、那邊要改,可以說設計的決定權在業務手上。有時候已經準備發包了,業務若是突然有個靈感,要全部改過,我們就得摸摸鼻子改。
我不懂為什麼設計的決定權是在業務手上,他們並沒有設計背景或視覺專業。我以前的經驗是決定權在主管手上,主管同樣具有設計背景,總是提出讓我心服口服的理由。但現在決定權在業務手上,讓我非常不能接受。我認為業務的工作是接洽客戶,了解客戶需求並滿足其需求,當業務將客戶的需求與案件內容交給我們後,設計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會負責並且有能力決定。
我想到可能的理由是,業務常常和客戶接洽,他比較能夠揣摩客戶的喜好。可是這也不是必然,我懷疑業務能不能分辨「客戶的喜好」或是「自己的喜好」?就連設計師都要經過多年的磨練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我們公司很多業務都非常的年輕,我不認為他們有這麼高又精準的眼光,畢竟業務對於設計的基礎能力已經比設計師弱了,我相信需要更多的磨練才能真正辨別好壞。
然而雖然感到不平,但是目前我的設計能力還很薄弱,無法振振有詞地說服業務採用我的設計,我想我自己的功力還是不夠。我希望至少一年後,我能夠成為一個能夠說服業務的設計師;或者,我能夠理解為什麼這家公司的設計是由業務決定,我希望這其中有什麼道理在。否則,不是我沒進步,就是這家公司不值得繼續。
我不懂為什麼設計的決定權是在業務手上,他們並沒有設計背景或視覺專業。我以前的經驗是決定權在主管手上,主管同樣具有設計背景,總是提出讓我心服口服的理由。但現在決定權在業務手上,讓我非常不能接受。我認為業務的工作是接洽客戶,了解客戶需求並滿足其需求,當業務將客戶的需求與案件內容交給我們後,設計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會負責並且有能力決定。
我想到可能的理由是,業務常常和客戶接洽,他比較能夠揣摩客戶的喜好。可是這也不是必然,我懷疑業務能不能分辨「客戶的喜好」或是「自己的喜好」?就連設計師都要經過多年的磨練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我們公司很多業務都非常的年輕,我不認為他們有這麼高又精準的眼光,畢竟業務對於設計的基礎能力已經比設計師弱了,我相信需要更多的磨練才能真正辨別好壞。
然而雖然感到不平,但是目前我的設計能力還很薄弱,無法振振有詞地說服業務採用我的設計,我想我自己的功力還是不夠。我希望至少一年後,我能夠成為一個能夠說服業務的設計師;或者,我能夠理解為什麼這家公司的設計是由業務決定,我希望這其中有什麼道理在。否則,不是我沒進步,就是這家公司不值得繼續。
2013-07-21
儀式性的道別
又走到了人生階段的結尾。
因為好喜歡這裡,好喜歡在這裡遇見的人們,所以希望可以好好道別。我想著給你們送一張小卡片,和你說說我有多喜歡你,然後真心地祝你幸福。笑著和你們說說話,臨走前也不忘給個擁抱。
我想做些什麼,以示我對於這場離別的重視。
這些儀式性的行為,大大地撫慰了我面對離別的空虛與寂寞。透過身體的行動,將心中抽象的渴望與想念,具象化成外在行為。被你看見,被我感受。
若是少了這些儀式性的告別,我的想念得不到出口。像是跑過了終點,卻沒碰到終點線。「剛剛經過的是終點嗎?」我只能繼續向前跑,並時不時疑惑地回過頭,看那隱約的終點離我越來越遠。
透過儀式性的道別,我宣告了這段關係的圓滿:我們一起走向完結,然後各自朝更好的地方去。不需要悲傷,也不需要感慨,因為我們走過一段,並好好地道了再見。
2013-03-25
結語
小時候,半夜聽著隔壁鄰居搓麻將、打罵的聲音,心裡想著,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那種大人。
於是成長的過程中,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變成渾渾噩噩的大人。
那時的我太自負。以為人生就是我以為的那樣,並且隨意地可憐他人。
現在,我明白所有我以為的那種大人,其實都是經由很多他自己才知道的過程蛻變而成的。 所以我會張大眼睛仔細看著我的妥協,看著我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未來的我自己。
於是成長的過程中,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變成渾渾噩噩的大人。
那時的我太自負。以為人生就是我以為的那樣,並且隨意地可憐他人。
現在,我明白所有我以為的那種大人,其實都是經由很多他自己才知道的過程蛻變而成的。 所以我會張大眼睛仔細看著我的妥協,看著我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未來的我自己。
2013-01-04
榮格人格類型分析
以榮格的人格類型分析,我可能是內傾情感型。
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開始變成以前覺得的那種怪人。不關心外在世界發生什麼事,喜歡獨處放空,不一定要想什麼,只是陷入無意識狀態。對他人情感漠不關心,以自我為中心,時常不經意就傷了人。
發現的時候有點困擾,覺得這種性格,似乎不符合大眾的期待,並不是社會主流人格,也懷疑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讀了《榮格人格類型》(Daryl Sharp,1987-2012)後,較能夠以全面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性格轉變,以及釋懷了沒有什麼人格是較高尚或優越的,不需要為了符合社會價值觀,而強壓抑住隱藏的特質。
即使小時候的我也能輕易察覺到,社會喜歡外傾(且最好是思考型)的人,於是在人格還沒真正發展完全時,為了討好大人,漸漸變成外傾的個性。大學以前給人的印象是八面玲瓏、善於溝通、客觀思考,而志向也是成為管理層級的人物,我總是乖巧聽話、認真讀書只為準備一個據說會決定一生的考試。我想這時候的我應該是外傾思考型。
上了大學以後,我覺得人生真正自由地開啟了。我被突如其來的改變逼眩得眼花撩亂,並且大量接觸到來自不同地方與階級的人,外在環境的感官刺激猛然升高,我為了應付這樣的改變,迫使了外傾感官活動大幅活絡。大學的我很看重物質層面,很希望讓自己看起來體面、有知識,我想這時期的我屬於「外傾感官型」。
大學快畢業前,我開始深切感受到「有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做了」,於是毅然決然進入藝術領域。我來到應藝所以後,大舉跳入無止境的內在世界,我成了內傾情感型的人。我只關心自己,對外在世界無感,痛恨社會價值觀,我只願意聽從自己的心,凡任何決定我都得確定是「我」做的決定,而不是受到他人影響,才會去做。並且時常陷入自我意識之中,沉迷於潛意識繪畫,對於內在世界充滿樂觀的期望。
轉換到完全不同的環境自然會遇到很多衝擊,也曾後悔並想過要休學,畢竟它和我過去的人生經驗大相逕庭。但是如果沒有選過錯的路,就不會知道其實人生沒所謂錯的路。這兩句話看似互相矛盾,我想說的是,我本來以為我選錯了,因而感到後悔,但是逼迫自己留下後,反而發現了不一樣的世界。如果我一直選擇我以為對的路,那麼我的人生將只有一種可能,因為我必定會選擇安適的道路,那是經由我的過往經驗累積起來的。我們可能因為遠離了舒適圈,而誤解了眼前的路是錯的路,其實萬物的本質並無善惡,他們只是存在,而我們只負責經歷,不負責評斷。
過去的我一直不了解自己為何衝撞、為何痛苦。明明知道怎麼做是最好,卻老是做不到;明明知道問題在哪裡,卻總是難以解決。讀了榮格的人格類型分析後,才知道人的性格與大自然一樣,一直在尋求平衡。每個人因為天性,會有偏好、擅長的特性,然而潛意識不允許我們只偏向一部分,它發揮影響力讓我們成為一個「完人」。原本發展外傾思考的我,內傾情感是不擅長的部分,於是我隨時間與環境的改變,漸漸地往內傾情感走去。即使過程中會有衝撞與苦痛,我們在一次次的拉扯中,漸漸地體驗了不同觀點的我們,並且完整了自己。
後記補充:
「外傾情感」一直是我很弱的能力,即使努力應付群眾,迎合同學或師長的期待,我仍然覺得格格不入且疲憊,甚至有些瞧不起自己。並且時不時就會興起要放棄一切、毀掉所有人際關係的慾望。然而就算我察覺到自己在這個能力上的不足,我仍然很難修正改變它,因為我對於迎合外在世界感到非常不屑,內心的驅動還未達標準時,什麼都是勉強不來的吧。
後記補充:
「外傾情感」一直是我很弱的能力,即使努力應付群眾,迎合同學或師長的期待,我仍然覺得格格不入且疲憊,甚至有些瞧不起自己。並且時不時就會興起要放棄一切、毀掉所有人際關係的慾望。然而就算我察覺到自己在這個能力上的不足,我仍然很難修正改變它,因為我對於迎合外在世界感到非常不屑,內心的驅動還未達標準時,什麼都是勉強不來的吧。
2012-10-09
後來我對於行銷的一點懷疑
對我來說,行銷就是增加產品價值,使得產品能夠以高於其成本的價錢販售。曾經覺得是一件很正當且有利可圖的事。但是仔細想想,商品的交換與買賣是為了滿足需求。若以全人類的福祉來看,以最低的代價滿足最高的需求,才是首要目標。行銷做的是創造利潤,給商人帶來好處,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呢?另外,市場的永續循環,必須要以商品的汰換來支撐,若是創造出一個永遠不會壞的產品,將破壞市場永續循環。然而,顯而易見地,能夠永續利用的產品,才是有利於地球的。但在商管領域中,創造出會壞掉的產品,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識,是連大學生都欣然接受的觀點。
行銷透過它華麗的包裝—廣告創意,吸引了不少人。行銷人在投入自身創意想法時,因過程太過絢麗迷人,著迷於眼前的行銷案例,而無法拉開距離去思考:行銷是為了什麼?
還記得大學時期,老師上行銷課,直接就切入了行銷的定義以及行銷組合。突如其來的大量模型與case,讓我沖昏了頭,想著我也要做出厲害的行銷手法,創造更高的產品價值。而這些都是白著腦袋說出口的宣言。為什麼要創造產品價值?創造出高價位的品牌之後,我們用低廉的成本,賺進了大把鈔票,然後呢?對於世界有任何幫助或影響嗎?我們做的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還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呢?行銷創造出的品牌價值,讓人們得到精神滿足與社會地位,其快樂是建築在一個虛無的立基上。乍看之下,商人賺錢而消費者得到滿足,好像很合理且正當,但是這樣的快樂與滿足,是真的嗎?
過去我覺得,怎麼可能每件事都得以世界共同利益為優先,各行各業有這麼多自己的目標,若是違背了世界共同利益,也是沒有辦法,也是要繼續做下去,畢竟世界上有這麼多人持續地在做這件事。
但是現在我打出這段話,自己都覺得荒謬。做任何事都要考慮世界共同利益,已經是個不必爭論的想法了。思考過後,發現這件事有違於世界的平衡,就不要去做。「大家都這麼做」這種爛藉口已經不能再用了。
我從來不認為能夠靠抗爭、遊行改變世界的什麼。一個人能夠改變另一個人,這樣的想法太過自負。但是我相信的是,在不違背良心的前提下,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做自己真正喜愛的事,這世界一定會往更好的方向去。我不確定該怎麼解釋這樣的想法,就拿我以前讀到的一段話來說罷:認真且確實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管別人說什麼,也不用試圖去改變別人什麼。因為那些被你散發出的光芒所吸引的人,自然會被影響而做出行動。而誰都沒有改變誰,全是自己的決定。
2012-07-11
旅行與人生
出國的時候總是非常快樂。計畫好的遊玩,總是使我滿意與愉悅。走在路上看到一些不起眼的東西,都覺得驚奇。不小心迷路了,就放寬心享受迷路與探險。沒發生什麼事,就覺得很開心。就算遇到壞事,很快就能調適,覺得出來玩,能有這樣的經驗也滿特別。
我們不會沉溺於詛咒壞事、詛咒命運。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在這個國家,只待上那特定的天數,我們不是一輩子在這。我們不需要煩惱未來要做些什麼,也不用愁悵過去的遠離。
其實人生的意義和出國一樣。我們不是「一輩子」在這,這裡說的「一輩子」是指靈魂的一輩子,是比起我們不到100年的一輩子更長的一輩子。只是我們常常會忘記,以為我們待在人世是那麼的漫長,漫長到我們無法再為了不起眼的小事歡欣鼓舞,無法真正地活在當下。出國之所以快樂,是因我們不再被過去和未來黏膩地牽引著、束縛著,我們可以確實地感受每一秒的富足。如果人生可以比照出國的心態,那我將不會再煩惱許多不重要的事,我將真正能夠體驗人生,享受人生。即便是不好的、難以忍受的壞事,我都能欣然接受。
我可以按照計畫,完成我想要的目標,並且感到快樂滿足。如果計畫產生變化,我也能在彎曲的小徑上開心地哼起歌兒。如果我遭受失敗或厄運,我也能真心地接受,覺得來到人生世上,能有這樣的經驗也滿特別。
旅行的時候,若有一個人常在身邊,分享我的開心,分擔我的煩惱,用適合我的步調慢慢前進,就是最棒的事了。人生不也是嗎?
2012-05-24
24歲生日感謝清單
那天才和爸媽提到,對於能來唸應藝所,我覺得非常感謝。
從一開始的焦慮、恐慌,到後來越來越能夠體會自己主掌生命的美好與必要性,我在應藝所的日子,一天一天地成長著。能夠接受、並且相信,對過去的我而言真的很難做到。一直到現在,我才真正得以作為一個全然完美的「人」而活著。一路以來,受到許多人的恩惠。其實很不習慣於在他人面前展露真正自我的,真的很感謝你們能夠像超能力一樣,看見我的背後,看見我的脆弱與自私,並且選擇留下,一直陪我到現在。
24歲生日感謝清單,我想先謝謝小雲朵。
謝謝妳總是能夠發掘出事物美好的一面,謝謝妳總在黑暗掩蓋住我的時候,像一朵純白無瑕的雲一般,為我揭露陽光。謝謝妳願意和我一同走過,像妳畫的畫一般,我們互相扶持,一起飛翔。其實一直覺得妳的畫有一種靜謐的孤寂感,不悲傷,不快樂,相當中性而自然。事物的本質並無好壞,我想妳很早就明白。
然後我也要謝謝陳老師,其實23歲感謝清單就想謝謝他的,不知道為什麼23歲那年提不起勁寫感謝清單。
很感謝陳老,像燈塔一般,安靜而穩重地守在那兒,讓我遠航,讓我有足夠的力量頭也不回,讓我知道隨時隨地回過頭來,那溫暖而堅定的光亮總是存在。曾經誤解了活在當下的意思,曾經因為無知而對於許多事情執著凝滯。過去的我太膽小,不敢改變現狀,不敢好好地看著自己,因為陳老師,我開始願意試試看。謝謝陳老寬廣的包容與長存的從容,讓我知道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而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我開始真正接受自己美好與醜陋的每一面向。謝謝陳老讓我從僅僅是知道,轉變為能夠真正接受而身體力行。如果沒有陳老,我可能連展翅的勇氣都沒有。
每年生日感謝清單的結尾都提「要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有點老梗,所以今年,感謝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讓我得以體認自己的完整,以及經歷你們的完整。
從一開始的焦慮、恐慌,到後來越來越能夠體會自己主掌生命的美好與必要性,我在應藝所的日子,一天一天地成長著。能夠接受、並且相信,對過去的我而言真的很難做到。一直到現在,我才真正得以作為一個全然完美的「人」而活著。一路以來,受到許多人的恩惠。其實很不習慣於在他人面前展露真正自我的,真的很感謝你們能夠像超能力一樣,看見我的背後,看見我的脆弱與自私,並且選擇留下,一直陪我到現在。
24歲生日感謝清單,我想先謝謝小雲朵。
謝謝妳總是能夠發掘出事物美好的一面,謝謝妳總在黑暗掩蓋住我的時候,像一朵純白無瑕的雲一般,為我揭露陽光。謝謝妳願意和我一同走過,像妳畫的畫一般,我們互相扶持,一起飛翔。其實一直覺得妳的畫有一種靜謐的孤寂感,不悲傷,不快樂,相當中性而自然。事物的本質並無好壞,我想妳很早就明白。
然後我也要謝謝陳老師,其實23歲感謝清單就想謝謝他的,不知道為什麼23歲那年提不起勁寫感謝清單。
很感謝陳老,像燈塔一般,安靜而穩重地守在那兒,讓我遠航,讓我有足夠的力量頭也不回,讓我知道隨時隨地回過頭來,那溫暖而堅定的光亮總是存在。曾經誤解了活在當下的意思,曾經因為無知而對於許多事情執著凝滯。過去的我太膽小,不敢改變現狀,不敢好好地看著自己,因為陳老師,我開始願意試試看。謝謝陳老寬廣的包容與長存的從容,讓我知道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而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我開始真正接受自己美好與醜陋的每一面向。謝謝陳老讓我從僅僅是知道,轉變為能夠真正接受而身體力行。如果沒有陳老,我可能連展翅的勇氣都沒有。
每年生日感謝清單的結尾都提「要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有點老梗,所以今年,感謝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讓我得以體認自己的完整,以及經歷你們的完整。
2012-04-23
兩人關係
過去我自認為是很易感的人,常常過度放大他人的舉手投足,總想著在他人面前怎樣才比較酷,比較不一樣。常常下決定時,會想著該怎麼做,別人會對我刮目相看。總想要成為別人眼中的「特別」。
但是最近,漸漸發現自己態度的轉變,覺得想做什麼就去做,心裡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只要自己覺得不傷天害理,就勇敢提出來,盡量不去在意別人可能會想什麼。也不要過度擔心害怕,可能會造成什麼麻煩的後果。人生這麼難,如果可以順心如意不是最好。
我想是Remy讓我有了這樣的轉變。自從進入兩人關係以後,我一直在學習,如何在關係中找到自己。一開始的時候總不免落入佔有、忌妒等負面情境,但是很幸運的,我有一個成熟且了解自己的伴侶,我們的關係沒有惡性循環進入不健康的狀態。我開始慢慢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小時候以為的羅曼蒂克裡慢慢抽離。我體認到,兩人關係並不是完全地佔有對方,讓對方覺得沒有我不行,而是透過學習,讓兩個人互相都瞭解到,自己是多麼完整的存在。
我漸漸地明白,我不是一定要依靠他才能夠生活(雖然這聽起來很像是分手的氣話),並且也不樂見於陷入二人世界裡沒有行為能力的自己。於是我開始思索自己在關係中的角色。
有那麼一個人,在我身邊。雖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能夠接受我的全部,但是我願意把我所有的一切展現在他面前,即使是壞心眼的、善妒的、自卑的、高傲的、脆弱的,那些我從來不願意對他人甚至自己提起的。久而久之,我習慣了這樣的信任,也開始相信,就算對方可能會因為我的醜陋而逃跑,也不會對我造成困擾,因為我自己已經擁有足夠的包容,包容我的全部。之所以會害怕別人的眼光,是因為自己都不願意面對自己的醜陋,如果自己能夠接受,別人怎麼想與我何干?
我覺得兩人關係,最大的幸福不是讓對方離不開自己,而是讓對方了解到自己是世界上一個獨立而完美的存在。感謝Remy讓我確定了自己的完整,讓自己真正地包容自己的一切,美麗的、醜陋的。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而難過,但是我正大幅進步。
大家都說我神經大條很不敏感,所以不會容易受傷。其實就是白目嘛。其實是很信任你們每一個人,其實是很信任我自己。
2012-03-21
關於一顆種子的提問
你怎麼知道,一顆種子它在爆裂以前是什麼樣子?
你怎麼能想像,一顆種子它挾帶著足以更動宇宙的生命力量,
在那堅硬得脆弱的外殼內如何揣摩這個世界?
當種子還未串出枝枒,它可能是任何一種形式的生命。它有足夠的能量去選擇做一個什麼,或不做什麼。而如此強悍的力量,卻是如此被動地等待著,等待著一滴比眼淚還煽情的事件,啟動它的旅程。
你怎麼能決定,終止那顆種子它長長的、無盡的深眠?
你怎麼知道,那堅硬得脆弱得驚人的外殼內,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你怎麼能想像,一顆種子它挾帶著足以更動宇宙的生命力量,
在那堅硬得脆弱的外殼內如何揣摩這個世界?
當種子還未串出枝枒,它可能是任何一種形式的生命。它有足夠的能量去選擇做一個什麼,或不做什麼。而如此強悍的力量,卻是如此被動地等待著,等待著一滴比眼淚還煽情的事件,啟動它的旅程。
你怎麼能決定,終止那顆種子它長長的、無盡的深眠?
你怎麼知道,那堅硬得脆弱得驚人的外殼內,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2012-03-17
有限的對話量
若是能這麼想:
人與人之間,有一定的對話量。有些人花一生的時間慢慢講、細細地講,有些人在短暫的幾月、甚至幾天就講完了,密集地、仍然真實地。
若是能這麼想,那也許我就不會這麼難過。
如果能再選擇一次,我會將對話量減少,以拉長我們相處的時間嗎?也許不會,因為如此便沒了那些深刻。
而也因為對話量總數就是這樣,無法勉強繼續,緣份就到這,誰也不用怨怪誰。
若是能這麼想,我就不會感嘆生命與關係。有些人就算我努力保持聯繫、創造機會,好讓對話能夠繼續增加,仍然徒勞無功。對於此事,我往往覺得可惜,往往希望能夠繼續努力為彼此的關係做些什麼。但是「關係」這件事,不像「理想」那樣,只要努力就可以達成。
所謂斷了聯繫,並不是沒了聯絡方式。而是有號碼卻不敢撥,見了面卻無話可說。
人與人之間,有一定的對話量。有些人花一生的時間慢慢講、細細地講,有些人在短暫的幾月、甚至幾天就講完了,密集地、仍然真實地。
若是能這麼想,那也許我就不會這麼難過。
如果能再選擇一次,我會將對話量減少,以拉長我們相處的時間嗎?也許不會,因為如此便沒了那些深刻。
而也因為對話量總數就是這樣,無法勉強繼續,緣份就到這,誰也不用怨怪誰。
若是能這麼想,我就不會感嘆生命與關係。有些人就算我努力保持聯繫、創造機會,好讓對話能夠繼續增加,仍然徒勞無功。對於此事,我往往覺得可惜,往往希望能夠繼續努力為彼此的關係做些什麼。但是「關係」這件事,不像「理想」那樣,只要努力就可以達成。
所謂斷了聯繫,並不是沒了聯絡方式。而是有號碼卻不敢撥,見了面卻無話可說。
2012-03-01
關於許願
國小的時候,常常一個禮拜的朝會都會有一兩次,高年級的學長姐會在上面演講。一年級的時候,在操場升旗,司令台前,我看著台上的學姊「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活靈活現,心想我以後也要站在上面。然後五年級的時候,我就上台演講了。
高中的時候,老師們一直在講念台大有多好,我心想,我這半調子應該是念不了「第一」的學校,但可以唸個「第二」的學校。然後我就考上政大了。大學考研究所的時候去補習,那是我第一次「半個」踏進藝術的領域。雖說是補習,但是我把它當作正課很認真地學習。一天看到老師在白板上貼了畢業學長姐的參考作品,我心想,我的圖以後要放在上面。之後一次又一次,我的作品都被貼在白板上,推甄上以後,也被拿來給之後的同學參考。
碩一時走在校園裡,看到圖書館前放著藝文資訊海報,心想這不知道是校園裡的哪個人設計的,「之後這裡要放我設計的東西」。於是一年後我設計的海報就被放在校園裡了。
訂閱:
文章 (Atom)
不吃甜點的烏布午後
烏布位於峇里島北部地區,地勢較高,氣候涼爽舒適。早上陽光出來時會有些熱,但也不至於讓人融化。下午一兩點過後便開始轉涼,入夜有時甚至需要披件外套。整天下來都不會有那種皮膚曬得火辣辣的感覺,溫暖的陽光配上沁涼微風,令人感到非常舒服。更神奇的是,這裡幾乎沒有蚊蟲,只看見螞蟻、蜘蛛、小壁...
-
說到夏天,就想到海邊,說到海邊,就想到墾丁。 墾丁,去幾次都不會膩。因為那可是熱情如火的墾丁啊 一大早被麻木挖起來,和大家會合後,輾轉轉車終於到了高雄。隨隨便便吃個摩斯漢堡後,就撘計程車到墾丁。 很阿莎莉的司機撥花田少年史給我們看 ,一直笑說,他小時候就是那樣...
-
今天下午搬宿舍進駐交大,沒有違背我住宿的命運,這次抽到的宿舍是在5樓。滿身大汗終於整理完畢後,我又再度發揮我愛麻煩別人的個性,麻煩了兩位室友才把宿網搞定。看到宿舍的規格懷念起7119,但是另一方面更想念外宿的生活。 休息一下以後開始覺得無聊,也開始了外宿人生「吃與不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