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8

地球儀

  高中的時候曾經擔任社區志工,工作是到社區各個獨居老人家中,和他們聊聊天、陪伴他們。和朋友一起參加,自然都有話題,也比較不怕生,但仍是會擔心不被歡迎。帶領我們的社區阿姨說那些老人也曾有過家庭,只是孩子們長大後都離開家而唯一能陪伴自己的老伴又先一步離開人世,現在才會孤零零一個人;因此我們去拜訪,基本上他們都會很歡迎。我想在孤單到極致的時候,有人可以講講話總是好的。

  剛開始的時候,免不了生疏,輪流自我介紹一番後,話題才會慢慢展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去拜訪的老爺爺老奶奶們都很健談,從國際大事到社會一隅他們都有在關心;更可貴的是,透過他們隨年齡增長的智慧之眼看見的東西格外發人深省。一位住在學校隔壁的一條小巷子的爺爺回憶起日治時期的台灣,和我們在歷史課本上面學到的竟有很大的不同。他說日本人雖然嚴格,但也因此有紀律,當時真的做到了至聖先師 孔子說的:「是故謀必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我們更深入地問他希望現今社會如何改善,他回答:「我想當時的日本人就做得很好了。」


  還有一位住在縣政府附近的爺爺,年紀大約70來歲,腳有些軟弱無力,身體狀況也不太佳善。他說他年輕的時候可是運動健將,身體好得不得了;但是就是因此而自恃甚高,50多歲的時候家人勸他要多補充營養品他卻置之不理,認為「我身體這麼好,什麼病痛都沒有,為什麼要吃藥?」他老人家總認為那些營養品等於藥物。然而現在他卻非常後悔之前無謂的堅持,每天勤運動、勤保養,就是希望能多陪老伴一點,在這後半輩子。我想起家裡我自己的爺爺,年近90,腳已經無法動了,成天坐在輪椅上,奶奶為了陪在他身邊也很少出門了,還記得以前總看到她騎著腳踏車到處串門子。我看著日漸衰弱的爺爺奶奶,無法想像他們之間的其中一個先走時,另一個人該怎麼辦,孤單一人要如何面對雙人床的另一半邊、要向誰訴說年輕時的這些那些、原本握住心愛的人的那隻手該擺在哪兒、感動的眼神要讓誰來了解?

  擔任志工的這段期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奶奶。家裡不算小,但是除了桌子椅子之外沒什麼其他的傢俱,整棟屋子險的空蕩蕩的。我們到的時候,老奶奶顯得非常開心。她跟我們開玩笑說她得家人都不願意來看她,乾脆收我們做她的孫子好了。我們注意到她的家裡擺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地球儀,便問老奶奶是不是很喜歡地球儀。老奶奶說她的先生以前在做地球儀的工廠工作,年輕的時候沒錢買昂貴禮物,便送她一個地球儀做定情物。後來先生過世了,老奶奶常常對著那地球儀思念老公,她的大兒子看見了,以為老奶奶很喜歡地球儀,每次出去有看到地球儀都會買一個回來送她。但是後來幾年大兒子也過世了,而其他家人都不如大兒子般孝順,只有在過年時節才會回來看看她,因此她總是孤零零地和好多好多地球儀相處在空蕩蕩的房子內...。說著說著老奶奶流下了眼淚,我們陪著她一同體會孤單的無聲。

  愛因斯坦說,年輕時孤單難以忍受,但年老孤單是一種享受。我想我無法贊同他的想法,也或許他只是安慰自己。人老了、走不動了,再也無法靠自己改變些什麼時,最需要的不就是愛嗎?多一點關心、安慰,便帶來多一點溫暖與幸福。在我們有限的一生中,用力去愛自己的家人以及身邊難得的人們,因為我們互相需要、互相依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那些溫柔的、乖巧的孩子, 還有那些躁動的、不安的孩子, 展現不同的樣貌,投射不同的情緒。 隔著距離看 都同樣令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