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2

The Lost Kindom

  星期五下午,去聽了"近代台灣影像史",課堂中老師放了一部紀錄片《消失的王國--拱樂社》由李香秀所拍攝,導出50年代台灣的藝術生活,當時年輕的何基明懷著電影夢,卻一直苦無資金來源;直到遇見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很敢衝」的陳澄三,開拍了後來紅遍大街小巷的《薛平貴與王寶釧》.
##CONTINUE##

  依當時拱樂社戲班裡的人所描述,民眾一票難求,盛況空前,甚至有些年輕人為了一賭其風采,踹破了門在外頭左閃右閃好為自己的視線挪出一絲空間欣賞電影.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現禁錮了台灣的歌仔戲,但就如皮球,壓的越大力,便彈的越高.當日本人退出台灣時,歌仔戲立刻大放異彩,「實在是太久沒演出了!因此一出現就轟動!」,每次演出戲場內外總是擠了滿滿的人,光聽著廣播都會微笑.

  影片中吳碧玉女士帶領我們回到那時候最紅的「西螺戲院」,經歷了四十多年的歲月,光陰的痕跡無情而真實得顯露了出來,伴著吳碧玉女士的回顧,我彷彿看見了當時人們放下白天的工作的擔子趕來戲院看戲的興奮,吵雜喧鬧的人聲,目不轉睛盯著台上演員的神情... 「那時候我在台上演吃兒子肉的戲碼,台下十個九個為我掉淚!」吳碧玉女士難掩驕傲地說.然而現在的西螺戲院已不復從前,缺了門,裡頭一片混亂,票台上的海報早已風塵餘春秋之中.重新站上當時的舞台,彷彿又聽見台下人們歡呼之後的屏氣凝神,台上戲子用生命大放異彩,台下觀眾隨之高低起伏... 

  從前,已是回不去了.

  多年後的現在,拱樂社的人們齊聚一堂,笑說當年話風生.先離開的便為他舉杯,仍留下的便為文化喝采.

  消失中的產業,歌仔戲;消失中的台灣文化,消失中的台灣精神.100年的台灣歷史,值得我們去認識,縱然我們不曾經歷過,時間可以創造也可以毀滅.單看我們如何對待它.

  藝術的美,需要靠人們來保存.這是歷史的見證,生命的傑作.刻畫人類的存在與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那些溫柔的、乖巧的孩子, 還有那些躁動的、不安的孩子, 展現不同的樣貌,投射不同的情緒。 隔著距離看 都同樣令人心疼。